iptables

Linux上常用的防火墙软件

补充说明

iptables命令 是Linux上常用的防火墙软件,是netfilter项目的一部分。可以直接配置,也可以通过许多前端和图形界面配置。

语法

1
iptables(选项)(参数)

选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t, --table table 对指定的表 table 进行操作, table 必须是 raw, nat,filter,mangle 中的一个。如果不指定此选项,默认的是 filter 表。

# 通用匹配:源地址目标地址的匹配
-p:指定要匹配的数据包协议类型;
-s, --source [!] address[/mask] :把指定的一个/一组地址作为源地址,按此规则进行过滤。当后面没有 mask 时,address 是一个地址,比如:192.168.1.1;当 mask 指定时,可以表示一组范围内的地址,比如:192.168.1.0/255.255.255.0。
-d, --destination [!] address[/mask] :地址格式同上,但这里是指定地址为目的地址,按此进行过滤。
-i, --in-interface [!] <网络接口name> :指定数据包的来自来自网络接口,比如最常见的 eth0 。注意:它只对 INPUT,FORWARD,PREROUTING 这三个链起作用。如果没有指定此选项, 说明可以来自任何一个网络接口。同前面类似,"!" 表示取反。
-o, --out-interface [!] <网络接口name> :指定数据包出去的网络接口。只对 OUTPUT,FORWARD,POSTROUTING 三个链起作用。

# 查看管理命令
-L, --list [chain] 列出链 chain 上面的所有规则,如果没有指定链,列出表上所有链的所有规则。

# 规则管理命令
-A, --append chain rule-specification 在指定链 chain 的末尾插入指定的规则,也就是说,这条规则会被放到最后,最后才会被执行。规则是由后面的匹配来指定。
-I, --insert chain [rulenum] rule-specification 在链 chain 中的指定位置插入一条或多条规则。如果指定的规则号是1,则在链的头部插入。这也是默认的情况,如果没有指定规则号。
-D, --delete chain rule-specification -D, --delete chain rulenum 在指定的链 chain 中删除一个或多个指定规则。
-R num:Replays替换/修改第几条规则

# 链管理命令(这都是立即生效的)
-P, --policy chain target :为指定的链 chain 设置策略 target。注意,只有内置的链才允许有策略,用户自定义的是不允许的。
-F, --flush [chain] 清空指定链 chain 上面的所有规则。如果没有指定链,清空该表上所有链的所有规则。
-N, --new-chain chain 用指定的名字创建一个新的链。
-X, --delete-chain [chain] :删除指定的链,这个链必须没有被其它任何规则引用,而且这条上必须没有任何规则。如果没有指定链名,则会删除该表中所有非内置的链。
-E, --rename-chain old-chain new-chain :用指定的新名字去重命名指定的链。这并不会对链内部照成任何影响。
-Z, --zero [chain] :把指定链,或者表中的所有链上的所有计数器清零。

-j, --jump target <指定目标> :即满足某条件时该执行什么样的动作。target 可以是内置的目标,比如 ACCEPT,也可以是用户自定义的链。
-h:显示帮助信息;

基本参数

参数 作用
-P 设置默认策略:iptables -P INPUT (DROP ACCEPT)
-F 清空规则链
-L 查看规则链
-A 在规则链的末尾加入新规则
-I num 在规则链的头部加入新规则
-D num 删除某一条规则
-s 匹配来源地址IP/MASK,加叹号”!”表示除这个IP外。
-d 匹配目标地址
-i 网卡名称 匹配从这块网卡流入的数据
-o 网卡名称 匹配从这块网卡流出的数据
-p 匹配协议,如tcp,udp,icmp
–dport num 匹配目标端口号
–sport num 匹配来源端口号

命令选项输入顺序

1
iptables -t 表名 <-A/I/D/R> 规则链名 [规则号] <-i/o 网卡名> -p 协议名 <-s 源IP/源子网> --sport 源端口 <-d 目标IP/目标子网> --dport 目标端口 -j 动作

工作机制

规则链名包括(也被称为五个钩子函数(hook functions)):

  • INPUT链 :处理输入数据包。
  • OUTPUT链 :处理输出数据包。
  • FORWARD链 :处理转发数据包。
  • PREROUTING链 :用于目标地址转换(DNAT)。
  • POSTOUTING链 :用于源地址转换(SNAT)。

防火墙的策略

防火墙策略一般分为两种,一种叫策略,一种叫策略,通策略,默认门是关着的,必须要定义谁能进。堵策略则是,大门是洞开的,但是你必须有身份认证,否则不能进。所以我们要定义,让进来的进来,让出去的出去,所以通,是要全通,而堵,则是要选择。当我们定义的策略的时候,要分别定义多条功能,其中:定义数据包中允许或者不允许的策略,filter过滤的功能,而定义地址转换的功能的则是nat选项。为了让这些功能交替工作,我们制定出了“表”这个定义,来定义、区分各种不同的工作功能和处理方式。

我们现在用的比较多个功能有3个:

  1. filter 定义允许或者不允许的,只能做在3个链上:INPUT ,FORWARD ,OUTPUT
  2. nat 定义地址转换的,也只能做在3个链上:PREROUTING ,OUTPUT ,POSTROUTING
  3. mangle功能:修改报文原数据,是5个链都可以做:PREROUTING,INPUT,FORWARD,OUTPUT,POSTROUTING

我们修改报文原数据就是来修改TTL的。能够实现将数据包的元数据拆开,在里面做标记/修改内容的。而防火墙标记,其实就是靠mangle来实现的。

小扩展:

  • 对于filter来讲一般只能做在3个链上:INPUT ,FORWARD ,OUTPUT
  • 对于nat来讲一般也只能做在3个链上:PREROUTING ,OUTPUT ,POSTROUTING
  • 而mangle则是5个链都可以做:PREROUTING,INPUT,FORWARD,OUTPUT,POSTROUTING

iptables/netfilter(这款软件)是工作在用户空间的,它可以让规则进行生效的,本身不是一种服务,而且规则是立即生效的。而我们iptables现在被做成了一个服务,可以进行启动,停止的。启动,则将规则直接生效,停止,则将规则撤销。

iptables还支持自己定义链。但是自己定义的链,必须是跟某种特定的链关联起来的。在一个关卡设定,指定当有数据的时候专门去找某个特定的链来处理,当那个链处理完之后,再返回。接着在特定的链中继续检查。

注意:规则的次序非常关键,谁的规则越严格,应该放的越靠前,而检查规则的时候,是按照从上往下的方式进行检查的。

表名包括:

  • raw :高级功能,如:网址过滤。
  • mangle :数据包修改(QOS),用于实现服务质量。
  • nat :地址转换,用于网关路由器。
  • filter :包过滤,用于防火墙规则。

动作包括:

  • ACCEPT :接收数据包。
  • DROP :丢弃数据包。
  • REDIRECT :重定向、映射、透明代理。
  • SNAT :源地址转换。
  • DNAT :目标地址转换。
  • MASQUERADE :IP伪装(NAT),用于ADSL。
  • LOG :日志记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
┌───────────────┐ ┃ Network ┃
│ table: filter │ ┗━━━━━━━┳━━━━━━━┛
│ chain: INPUT │◀────┐ │
└───────┬───────┘ │ ▼
│ │ ┌───────────────────┐
┌ ▼ ┐ │ │ table: nat │
local process│ │ │ chain: PREROUTING │
└ ┘ │ └─────────┬─────────┘
│ │ │
▼ │ ▼ ┌─────────────────┐
┅┅┅┅┅┅┅┅┅┅┅┅┅┅┅┅┅┅┅ │ ┅┅┅┅┅┅┅┅┅┅┅┅┅┅┅┅┅ │table: nat │
Routing decision └───── outing decision ─────▶│chain: PREROUTING│
┅┅┅┅┅┅┅┅┅┳┅┅┅┅┅┅┅┅┅ ┅┅┅┅┅┅┅┅┅┅┅┅┅┅┅┅┅ └────────┬────────┘
│ │
▼ │
┌───────────────┐ │
│ table: nat │ ┅┅┅┅┅┅┅┅┅┅┅┅┅┅┅┅┅ │
│ chain: OUTPUT │ ┌─────▶ outing decision ◀──────────────┘
└───────┬───────┘ │ ┅┅┅┅┅┅┅┅┳┅┅┅┅┅┅┅┅
│ │ │
▼ │ ▼
┌───────────────┐ │ ┌────────────────────┐
│ table: filter │ │ │ chain: POSTROUTING │
│ chain: OUTPUT ├────┘ └──────────┬─────────┘
└───────────────┘ │

┏╍╍╍╍╍╍╍╍╍╍╍╍╍╍╍┓
┃ Network ┃
┗━━━━━━━━━━━━━━━┛

实例

空当前的所有规则和计数

1
2
3
iptables -F  # 清空所有的防火墙规则
iptables -X # 删除用户自定义的空链
iptables -Z # 清空计数

配置允许ssh端口连接

1
2
iptables -A INPUT -s 192.168.1.0/24 -p tcp --dport 22 -j ACCEPT
# 22为你的ssh端口, -s 192.168.1.0/24表示允许这个网段的机器来连接,其它网段的ip地址是登陆不了你的机器的。 -j ACCEPT表示接受这样的请求

允许本地回环地址可以正常使用

1
2
3
iptables -A INPUT -i lo -j ACCEPT
#本地圆环地址就是那个127.0.0.1,是本机上使用的,它进与出都设置为允许
iptables -A OUTPUT -o lo -j ACCEPT

设置默认的规则

1
2
3
iptables -P INPUT DROP # 配置默认的不让进
iptables -P FORWARD DROP # 默认的不允许转发
iptables -P OUTPUT ACCEPT # 默认的可以出去

配置白名单

1
2
3
iptables -A INPUT -p all -s 192.168.1.0/24 -j ACCEPT  # 允许机房内网机器可以访问
iptables -A INPUT -p all -s 192.168.140.0/24 -j ACCEPT # 允许机房内网机器可以访问
iptables -A INPUT -p tcp -s 183.121.3.7 --dport 3380 -j ACCEPT # 允许183.121.3.7访问本机的3380端口

开启相应的服务端口

1
2
3
iptables -A INPUT -p tcp --dport 80 -j ACCEPT # 开启80端口,因为web对外都是这个端口
iptables -A INPUT -p icmp --icmp-type 8 -j ACCEPT # 允许被ping
iptables -A INPUT -m state --state ESTABLISHED,RELATED -j ACCEPT # 已经建立的连接得让它进来

保存规则到配置文件中

1
2
3
cp /etc/sysconfig/iptables /etc/sysconfig/iptables.bak # 任何改动之前先备份,请保持这一优秀的习惯
iptables-save > /etc/sysconfig/iptables
cat /etc/sysconfig/iptables

列出已设置的规则

iptables -L [-t 表名] [链名]

  • 四个表名 rawnatfiltermangle
  • 五个规则链名 INPUTOUTPUTFORWARDPREROUTINGPOSTROUTING
  • filter表包含INPUTOUTPUTFORWARD三个规则链
1
2
3
4
5
6
iptables -L -t nat                  # 列出 nat 上面的所有规则
# ^ -t 参数指定,必须是 raw, nat,filter,mangle 中的一个
iptables -L -t nat --line-numbers # 规则带编号
iptables -L INPUT

iptables -L -nv # 查看,这个列表看起来更详细

清除已有规则

1
2
3
4
iptables -F INPUT  # 清空指定链 INPUT 上面的所有规则
iptables -X INPUT # 删除指定的链,这个链必须没有被其它任何规则引用,而且这条上必须没有任何规则。
# 如果没有指定链名,则会删除该表中所有非内置的链。
iptables -Z INPUT # 把指定链,或者表中的所有链上的所有计数器清零。

删除已添加的规则

1
2
# 添加一条规则
iptables -A INPUT -s 192.168.1.5 -j DROP

将所有iptables以序号标记显示,执行:

1
iptables -L -n --line-numbers

比如要删除INPUT里序号为8的规则,执行:

1
iptables -D INPUT 8

开放指定的端口

1
2
3
4
5
6
7
8
9
iptables -A INPUT -s 127.0.0.1 -d 127.0.0.1 -j ACCEPT               #允许本地回环接口(即运行本机访问本机)
iptables -A INPUT -m state --state ESTABLISHED,RELATED -j ACCEPT #允许已建立的或相关连的通行
iptables -A OUTPUT -j ACCEPT #允许所有本机向外的访问
iptables -A INPUT -p tcp --dport 22 -j ACCEPT #允许访问22端口
iptables -A INPUT -p tcp --dport 80 -j ACCEPT #允许访问80端口
iptables -A INPUT -p tcp --dport 21 -j ACCEPT #允许ftp服务的21端口
iptables -A INPUT -p tcp --dport 20 -j ACCEPT #允许FTP服务的20端口
iptables -A INPUT -j reject #禁止其他未允许的规则访问
iptables -A FORWARD -j REJECT #禁止其他未允许的规则访问

屏蔽IP

1
2
3
4
5
iptables -A INPUT -p tcp -m tcp -s 192.168.0.8 -j DROP  # 屏蔽恶意主机(比如,192.168.0.8
iptables -I INPUT -s 123.45.6.7 -j DROP #屏蔽单个IP的命令
iptables -I INPUT -s 123.0.0.0/8 -j DROP #封整个段即从123.0.0.1到123.255.255.254的命令
iptables -I INPUT -s 124.45.0.0/16 -j DROP #封IP段即从123.45.0.1到123.45.255.254的命令
iptables -I INPUT -s 123.45.6.0/24 -j DROP #封IP段即从123.45.6.1到123.45.6.254的命令是

指定数据包出去的网络接口

只对 OUTPUT,FORWARD,POSTROUTING 三个链起作用。

1
iptables -A FORWARD -o eth0

查看已添加的规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iptables -L -n -v
Chain INPUT (policy DROP 48106 packets, 2690K bytes)
pkts bytes target prot opt in out source destination
5075 589K ACCEPT all -- lo * 0.0.0.0/0 0.0.0.0/0
191K 90M ACCEPT tcp -- * * 0.0.0.0/0 0.0.0.0/0 tcp dpt:22
1499K 133M ACCEPT tcp -- * * 0.0.0.0/0 0.0.0.0/0 tcp dpt:80
4364K 6351M ACCEPT all -- * * 0.0.0.0/0 0.0.0.0/0 state RELATED,ESTABLISHED
6256 327K ACCEPT icmp -- * * 0.0.0.0/0 0.0.0.0/0

Chain FORWARD (policy ACCEPT 0 packets, 0 bytes)
pkts bytes target prot opt in out source destination

Chain OUTPUT (policy ACCEPT 3382K packets, 1819M bytes)
pkts bytes target prot opt in out source destination
5075 589K ACCEPT all -- * lo 0.0.0.0/0 0.0.0.0/0

启动网络转发规则

公网210.14.67.7让内网192.168.188.0/24上网

1
iptables -t nat -A POSTROUTING -s 192.168.188.0/24 -j SNAT --to-source 210.14.67.127

端口映射

本机的 2222 端口映射到内网 虚拟机的22 端口

1
iptables -t nat -A PREROUTING -d 210.14.67.127 -p tcp --dport 2222  -j DNAT --to-dest 192.168.188.115:22

字符串匹配

比如,我们要过滤所有TCP连接中的字符串test,一旦出现它我们就终止这个连接,我们可以这么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iptables -A INPUT -p tcp -m string --algo kmp --string "test" -j REJECT --reject-with tcp-reset
iptables -L

# Chain INPUT (policy ACCEPT)
# target prot opt source destination
# REJECT tcp -- anywhere anywhere STRING match "test" ALGO name kmp TO 65535 reject-with tcp-reset
#
# Chain FORWARD (policy ACCEPT)
# target prot opt source destination
#
# Chain OUTPUT (policy ACCEPT)
# target prot opt source destination

阻止Windows蠕虫的攻击

1
iptables -I INPUT -j DROP -p tcp -s 0.0.0.0/0 -m string --algo kmp --string "cmd.exe"

防止SYN洪水攻击

1
iptables -A INPUT -p tcp --syn -m limit --limit 5/second -j ACCEPT

更多实例

用iptables搭建一套强大的安全防护盾 http://www.imooc.com/learn/389

iptables: linux 下应用层防火墙工具

iptables 5链: 对应 Hook point
netfilter: linux 操作系统核心层内部的一个数据包处理模块
Hook point: 数据包在 netfilter 中的挂载点; PRE_ROUTING / INPUT / OUTPUT / FORWARD / POST_ROUTING

iptables & netfilter

iptables 4表5链

iptables rules

  • 4表

filter: 访问控制 / 规则匹配
nat: 地址转发
mangle / raw

  • 规则

数据访问控制: ACCEPT / DROP / REJECT
数据包改写(nat -> 地址转换): snat / dnat
信息记录: log

使用场景实例

  • 场景一

开放 tcp 10-22/80 端口
开放 icmp
其他未被允许的端口禁止访问

存在的问题: 本机无法访问本机; 本机无法访问其他主机

  • 场景二

ftp: 默认被动模式(服务器产生随机端口告诉客户端, 客户端主动连接这个端口拉取数据)
vsftpd: 使 ftp 支持主动模式(客户端产生随机端口通知服务器, 服务器主动连接这个端口发送数据)

  • 场景三

允许外网访问:
web
http -> 80/tcp; https -> 443/tcp
mail
smtp -> 25/tcp; smtps -> 465/tcp
pop3 -> 110/tcp; pop3s -> 995/tcp
imap -> 143/tcp

内部使用:
file
nfs -> 123/udp
samba -> 137/138/139/445/tcp
ftp -> 20/21/tcp
remote
ssh -> 22/tcp
sql
mysql -> 3306/tcp
oracle -> 1521/tcp

  • 场景四

nat 转发

  • 场景五

防CC攻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iptables -L -F -A -D # list flush append delete
# 场景一
iptables -I INPUT -p tcp --dport 80 -j ACCEPT # 允许 tcp 80 端口
iptables -I INPUT -p tcp --dport 10:22 -j ACCEPT # 允许 tcp 10-22 端口
iptables -I INPUT -p icmp -j ACCEPT # 允许 icmp
iptables -A INPUT -j REJECT # 添加一条规则, 不允许所有

# 优化场景一
iptables -I INPUT -i lo -j ACCEPT # 允许本机访问
iptables -I INPUT -m state --state ESTABLISHED,RELATED -j ACCEPT # 允许访问外网
iptables -I INPUT -p tcp --dport 80 -s 10.10.188.233 -j ACCEPT # 只允许固定ip访问80

# 场景二
vi /etc/vsftpd/vsftpd.conf # 使用 vsftpd 开启 ftp 主动模式
port_enable=yes
connect_from_port_20=YES
iptables -I INPUT -p tcp --dport 21 -j ACCEPT

vi /etc/vsftpd/vsftpd.conf # 建议使用 ftp 被动模式
pasv_min_port=50000
pasv_max_port=60000
iptables -I INPUT -p tcp --dport 21 -j ACCEPT
iptables -I INPUT -p tcp --dport 50000:60000 -j ACCEPT

# 还可以使用 iptables 模块追踪来自动开发对应的端口

# 场景三
iptables -I INPUT -i lo -j ACCEPT # 允许本机访问
iptables -I INPUT -m state --state ESTABLISHED,RELATED -j ACCEPT # 允许访问外网
iptables -I INPUT -s 10.10.155.0/24 -j ACCEPT # 允许内网访问
iptables -I INPUT -p tcp -m multiport --dports 80,1723 -j ACCEPT # 允许端口, 80 -> http, 1723 -> vpn
iptables -A INPUT -j REJECT # 添加一条规则, 不允许所有

iptables-save # 保存设置到配置文件

# 场景四
iptables -t nat -L # 查看 nat 配置

iptables -t nat -A POST_ROUTING -s 10.10.177.0/24 -j SNAT --to 10.10.188.232 # SNAT
vi /etc/sysconfig/network # 配置网关

iptables -t nat -A POST_ROUTING -d 10.10.188.232 -p tcp --dport 80 -j DNAT --to 10.10.177.232:80 # DNAT

#场景五
iptables -I INPUT -p tcp --syn --dport 80 -m connlimit --connlimit-above 100 -j REJECT # 限制并发连接访问数
iptables -I INPUT -m limit --limit 3/hour --limit-burst 10 -j ACCEPT # limit模块; --limit-burst 默认为5

iptables-save

备份iptables的表配置

补充说明

iptables-save命令 用于将linux内核中的iptables表导出到标准输出设备商,通常,使用shell中I/O重定向功能将其输出保存到指定文件中。

语法

1
iptables-save(选项)

选项

1
2
-c:指定要保存的iptables表时,保存当权的数据包计算器和字节计数器的值;
-t:指定要保存的表的名称。

实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root@localhost ~]# iptables-save -t filter > iptables.bak
[root@localhost ~]# cat iptables.bak
# Generated by iptables-save v1.3.5 on Thu Dec 26 21:25:15 2013
*filter
:INPUT DROP [48113:2690676]
:FORWARD accept [0:0]
:OUTPUT ACCEPT [3381959:1818595115]
-A INPUT -i lo -j ACCEPT
-A INPUT -p tcp -m tcp --dport 22 -j ACCEPT
-A INPUT -p tcp -m tcp --dport 80 -j ACCEPT
-A INPUT -m state --state RELATED,ESTABLISHED -j ACCEPT
-A INPUT -p icmp -j ACCEPT
-A OUTPUT -o lo -j ACCEPT
COMMIT

iptables-restore

还原iptables表的配置

补充说明

iptables-restore命令 用来还原iptables-save命令所备份的iptables配置。

语法

1
iptables-restor(选项)

选项

1
2
-c:指定在还原iptables表时候,还原当前的数据包计数器和字节计数器的值;
-t:指定要还原表的名称。

实例

1
iptables-restor < iptables.bak

iptables.bak是iptables-save命令所备份的文件。

iperf

网络性能测试工具

补充说明

iperf命令 是一个网络性能测试工具。iperf可以测试TCP和UDP带宽质量。iperf可以测量最大TCP带宽,具有多种参数和UDP特性。iperf可以报告带宽,延迟抖动和数据包丢失。利用iperf这一特性,可以用来测试一些网络设备如路由器,防火墙,交换机等的性能。

iperf分为两种版本,Unix/Linux版和Windows版,Unix/Linux版更新比较快,版本最新。Windows版更新慢。Windows版的iperf叫jperf,或者xjperf。jperf是在iperf基础上开发了更好的UI和新的功能。

Linux版本下载地址:http://code.google.com/p/iperf/downloads/list

安装iperf

对于windows版的iperf,直接将解压出来的iperf.exe和cygwin1.dll复制到%systemroot%目录即可,对于linux版的iperf,请使用如下命令安装:

1
2
3
4
5
gunzip -c iperf-<version>.tar.gz | tar -xvf -
cd iperf-<version>
./configure
make
make install

选项





































































































































































































































































































命令行选项描述
客户端与服务器共用选项
-f, –format [bkmaBKMA]格式化带宽数输出。支持的格式有:
‘b’ = bits/sec ‘B’ = Bytes/sec
‘k’ = Kbits/sec ‘K’ = KBytes/sec
‘m’ = Mbits/sec ‘M’ = MBytes/sec
‘g’ = Gbits/sec ‘G’ = GBytes/sec
‘a’ = adaptive bits/sec ‘A’ = adaptive Bytes/sec
自适应格式是kilo-和mega-二者之一。除了带宽之外的字段都输出为字节,除非指定输出的格式,默认的参数是a。
注意:在计算字节byte时,Kilo = 1024, Mega = 1024^2,Giga = 1024^3。通常,在网络中,Kilo = 1000, Mega = 1000^2, and Giga = 1000^3,所以,Iperf也按此来计算比特(位)。如果这些困扰了你,那么请使用-f b参数,然后亲自计算一下。
-i, –interval #设置每次报告之间的时间间隔,单位为秒。如果设置为非零值,就会按照此时间间隔输出测试报告。默认值为零。
-l, –len #[KM]设置读写缓冲区的长度。TCP方式默认为8KB,UDP方式默认为1470字节。
-m, –print_mss输出TCP MSS值(通过TCP_MAXSEG支持)。MSS值一般比MTU值小40字节。通常情况
-p, –port #设置端口,与服务器端的监听端口一致。默认是5001端口,与ttcp的一样。
-u, –udp使用UDP方式而不是TCP方式。参看-b选项。
-w, –window #[KM]设置套接字缓冲区为指定大小。对于TCP方式,此设置为TCP窗口大小。对于UDP方式,此设置为接受UDP数据包的缓冲区大小,限制可以接受数据包的最大值。
-B, –bind host绑定到主机的多个地址中的一个。对于客户端来说,这个参数设置了出栈接口。对于服务器端来说,这个参数设置入栈接口。这个参数只用于具有多网络接口的主机。在Iperf的UDP模式下,此参数用于绑定和加入一个多播组。使用范围在224.0.0.0至239.255.255.255的多播地址。参考-T参数。
-C, –compatibility与低版本的Iperf使用时,可以使用兼容模式。不需要两端同时使用兼容模式,但是强烈推荐两端同时使用兼容模式。某些情况下,使用某些数据流可以引起1.7版本的服务器端崩溃或引起非预期的连接尝试。
-M, –mss #ip头减去40字节。在以太网中,MSS值 为1460字节(MTU1500字节)。许多操作系统不支持此选项。
-N, –nodelay设置TCP无延迟选项,禁用Nagle’s运算法则。通常情况此选项对于交互程序,例如telnet,是禁用的。
-V (from v1.6 or higher)绑定一个IPv6地址。
服务端:$ iperf -s –V
客户端:$ iperf -c -V
注意:在1.6.3或更高版本中,指定IPv6地址不需要使用-B参数绑定,在1.6之前的版本则需要。在大多数操作系统中,将响应IPv4客户端映射的IPv4地址。
服务器端专用选项
-s, –serverIperf服务器模式
-D (v1.2或更高版本)Unix平台下Iperf作为后台守护进程运行。在Win32平台下,Iperf将作为服务运行。
-R(v1.2或更高版本,仅用于Windows)卸载Iperf服务(如果它在运行)。
-o(v1.2或更高版本,仅用于Windows)重定向输出到指定文件
-c, –client host如果Iperf运行在服务器模式,并且用-c参数指定一个主机,那么Iperf将只接受指定主机的连接。此参数不能工作于UDP模式。
-P, –parallel #服务器关闭之前保持的连接数。默认是0,这意味着永远接受连接。
客户端专用选项
-b, –bandwidth #[KM]UDP模式使用的带宽,单位bits/sec。此选项与-u选项相关。默认值是1 Mbit/sec。
-c, –client host运行Iperf的客户端模式,连接到指定的Iperf服务器端。
-d, –dualtest运行双测试模式。这将使服务器端反向连接到客户端,使用-L 参数中指定的端口(或默认使用客户端连接到服务器端的端口)。这些在操作的同时就立即完成了。如果你想要一个交互的测试,请尝试-r参数。
-n, –num #[KM]传送的缓冲器数量。通常情况,Iperf按照10秒钟发送数据。-n参数跨越此限制,按照指定次数发送指定长度的数据,而不论该操作耗费多少时间。参考-l与-t选项。
-r, –tradeoff往复测试模式。当客户端到服务器端的测试结束时,服务器端通过-l选项指定的端口(或默认为客户端连接到服务器端的端口),反向连接至客户端。当客户端连接终止时,反向连接随即开始。如果需要同时进行双向测试,请尝试-d参数。
-t, –time #设置传输的总时间。Iperf在指定的时间内,重复的发送指定长度的数据包。默认是10秒钟。参考-l与-n选项。
-L, –listenport #指定服务端反向连接到客户端时使用的端口。默认使用客户端连接至服务端的端口。
-P, –parallel #线程数。指定客户端与服务端之间使用的线程数。默认是1线程。需要客户端与服务器端同时使用此参数。
-S, –tos #出栈数据包的服务类型。许多路由器忽略TOS字段。你可以指定这个值,使用以”0x”开始的16进制数,或以”0”开始的8进制数或10进制数。
例如,16进制’0x10’ = 8进制’020’ = 十进制’16’。TOS值1349就是:
IPTOS_LOWDELAY minimize delay 0x10
IPTOS_THROUGHPUT maximize throughput 0x08
IPTOS_RELIABILITY maximize reliability 0x04
IPTOS_LOWCOST minimize cost 0x02
-T, –ttl #出栈多播数据包的TTL值。这本质上就是数据通过路由器的跳数。默认是1,链接本地。
-F (from v1.2 or higher)使用特定的数据流测量带宽,例如指定的文件。
$ iperf -c -F
-I (from v1.2 or higher)与-F一样,由标准输入输出文件输入数据。
杂项
-h, –help显示命令行参考并退出 。
-v, –version显示版本信息和编译信息并退出。

实例

带宽测试通常采用UDP模式,因为能测出极限带宽、时延抖动、丢包率。在进行测试时,首先以链路理论带宽作为数据发送速率进行测试,例如,从客户端到服务器之间的链路的理论带宽为100Mbps,先用-b 100M进行测试,然后根据测试结果(包括实际带宽,时延抖动和丢包率),再以实际带宽作为数据发送速率进行测试,会发现时延抖动和丢包率比第一次好很多,重复测试几次,就能得出稳定的实际带宽。

UDP模式

服务器端:

1
iperf -u -s

客户端:

1
iperf -u -c 192.168.1.1 -b 100M -t 60

在udp模式下,以100Mbps为数据发送速率,客户端到服务器192.168.1.1上传带宽测试,测试时间为60秒。

1
iperf -u -c 192.168.1.1 -b 5M -P 30 -t 60

客户端同时向服务器端发起30个连接线程,以5Mbps为数据发送速率。

1
iperf -u -c 192.168.1.1 -b 100M -d -t 60

以100M为数据发送速率,进行上下行带宽测试。

TCP模式

服务器端:

1
iperf -s

客户端:

1
iperf -c 192.168.1.1 -t 60

在tcp模式下,客户端到服务器192.168.1.1上传带宽测试,测试时间为60秒。

1
iperf -c 192.168.1.1  -P 30 -t 60

客户端同时向服务器端发起30个连接线程。

1
iperf -c 192.168.1.1  -d -t 60

进行上下行带宽测试。

ipcs

分析消息队列共享内存和信号量

补充说明

ipcs命令 用于报告Linux中进程间通信设施的状态,显示的信息包括消息列表、共享内存和信号量的信息。

语法

1
ipcs(选项)

选项

1
2
3
4
-a:显示全部可显示的信息;
-q:显示活动的消息队列信息;
-m:显示活动的共享内存信息;
-s:显示活动的信号量信息。

实例

1
2
3
4
5
6
7
ipcs -a
------ Shared Memory Segments --------
key shmid owner perms bytes nattch status
0x7401833d 2654208 root 600 4 0
0x00000000 3145729 root 600 4194304 9 dest
0x7401833c 2621442 root 600 4 0
0xd201012b 3080195 root 600 1720 2

ipcrm

删除消息队列、信号集、或者共享内存标识

补充说明

ipcrm命令 用来删除一个或更多的消息队列、信号量集或者共享内存标识。

语法

1
ipcrm [ -m SharedMemoryID ] [ -M SharedMemoryKey ] [ -q MessageID ] [ -Q MessageKey ] [ -s SemaphoreID ] [ -S SemaphoreKey ]

选项

1
2
3
4
5
6
-m SharedMemory id 删除共享内存标识 SharedMemoryID。与 SharedMemoryID 有关联的共享内存段以及数据结构都会在最后一次拆离操作后删除。
-M SharedMemoryKey 删除用关键字 SharedMemoryKey 创建的共享内存标识。与其相关的共享内存段和数据结构段都将在最后一次拆离操作后删除。
-q MessageID 删除消息队列标识 MessageID 和与其相关的消息队列和数据结构。
-Q MessageKey 删除由关键字 MessageKey 创建的消息队列标识和与其相关的消息队列和数据结构。
-s SemaphoreID 删除信号量标识 SemaphoreID 和与其相关的信号量集及数据结构。
-S SemaphoreKey 删除由关键字 SemaphoreKey 创建的信号标识和与其相关的信号量集和数据结构。

msgctl、shmctl 和 semctl 子例程提供了删除操作的细节。标识和关键字可以用 ipcs 命令找到。

示例

如果要删除和 SharedMemoryID 18602 相关的共享内存段,请输入:

1
ipcrm -m 18602

ipcalc

简单的IP地址计算器

补充说明

ipcalc命令 是一个简单的ip地址计算器,可以完成简单的IP地址计算任务。

语法

1
ipcalc(选项)

选项

1
2
3
4
5
6
7
-b:由给定的IP地址和网络掩码计算出广播地址;
-h:显示给定UP地址所对应的主机名;
-m:由给定的IP地址计算器网络掩码;
-p:显示给定的掩码或IP地址的前缀;
-n:由给定的IP地址和网络掩码计算网络地址;
-s:安静模式;
--help:显示帮助信息。

实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root@localhost ~]# ipcalc -p 192.168.2.1 255.255.255.0
PREFIX=24

[root@localhost ~]# ipcalc -n 192.168.2.1 255.255.255.0
NETWORK=192.168.2.0

[root@localhost ~]# ipcalc -h 127.0.0.1
hostname=localhost.localdomain

[root@localhost ~]# ipcalc -m 192.168.2.1
NETMASK=255.255.255.0

[root@localhost ~]# ipcalc -pnbm 192.168.2.1 255.255.255.0
NETMASK=255.255.255.0
PREFIX=24
BROADCAST=192.168.2.255
NETWORK=192.168.2.0

ip6tables

linux中防火墙软件

补充说明

ip6tables命令 和iptables一样,都是linux中防火墙软件,不同的是ip6tables采用的TCP/ip协议为IPv6。

语法

1
ip6tables(选项)

选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t<表>:指定要操纵的表;
-A:向规则链中添加条目;
-D:从规则链中删除条目;
-i:向规则链中插入条目;
-R:替换规则链中的条目;
-L:显示规则链中已有的条目;
-F:清楚规则链中已有的条目;
-Z:清空规则链中的数据包计算器和字节计数器;
-N:创建新的用户自定义规则链;
-P:定义规则链中的默认目标;
-h:显示帮助信息;
-p:指定要匹配的数据包协议类型;
-s:指定要匹配的数据包源ip地址;
-j<目标>:指定要跳转的目标;
-i<网络接口>:指定数据包进入本机的网络接口;
-o<网络接口>:指定数据包要离开本机所使用的网络接口。
-c<计数器>:在执行插入操作(insert),追加操作(append),替换操作(replace)时初始化包计数器和字节计数器。

实例

在命令行窗口输入下面的指令就可以查看当前的 IPv6 防火墙配置:

1
ip6tables -nl --line-numbers

/etc/sysconfig/ip6tables文件

使用编辑器编辑/etc/sysconfig/ip6tables文件:

1
vi /etc/sysconfig/ip6tables

可能会看到下面的默认 ip6tables 规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filter
:INPUT accept [0:0]
:FORWARD ACCEPT [0:0]
:OUTPUT ACCEPT [0:0]
:RH-Firewall-1-INPUT - [0:0]
-A INPUT -j RH-Firewall-1-INPUT
-A FORWARD -j RH-Firewall-1-INPUT
-A RH-Firewall-1-INPUT -i lo -j ACCEPT
-A RH-Firewall-1-INPUT -p icmpv6 -j ACCEPT
-A RH-Firewall-1-INPUT -p 50 -j ACCEPT
-A RH-Firewall-1-INPUT -p 51 -j ACCEPT
-A RH-Firewall-1-INPUT -p udp --dport 5353 -d ff02::fb -j ACCEPT
-A RH-Firewall-1-INPUT -p udp -m udp --dport 631 -j ACCEPT
-A RH-Firewall-1-INPUT -p tcp -m tcp --dport 631 -j ACCEPT
-A RH-Firewall-1-INPUT -p udp -m udp --dport 32768:61000 -j ACCEPT
-A RH-Firewall-1-INPUT -p tcp -m tcp --dport 32768:61000 ! --syn -j ACCEPT
-A RH-Firewall-1-INPUT -m tcp -p tcp --dport 22 -j ACCEPT
-A RH-Firewall-1-INPUT -j reject --reject-with icmp6-adm-prohibited
COMMIT

与 IPv4 的 iptables 规则类似,但又不完全相同。

要开启 80 端口(HTTP 服务器端口),在 COMMIT 一行之前添加如下规则:

1
-A RH-Firewall-1-INPUT -m tcp -p tcp --dport 80 -j ACCEPT

-p tcp表示仅针对 tcp 协议的通信。--dport指定端口号。

要开启 53 端口(DNS 服务器端口),在 COMMIT 一行之前添加如下规则:

1
2
-A RH-Firewall-1-INPUT -m tcp -p tcp --dport 53 -j ACCEPT
-A RH-Firewall-1-INPUT -m udp -p tcp --dport 53 -j ACCEPT

同时针对 tcp 和 udp 协议开启 53 端口。

要开启 443 端口,在 COMMIT 一行之前添加如下规则:

1
-A RH-Firewall-1-INPUT -m tcp -p tcp --dport 443 -j ACCEPT

要开启 25 端口(SMTP 邮件服务器端口),在 COMMIT 一行之前添加如下规则:

1
-A RH-Firewall-1-INPUT -m tcp -p tcp --dport 25 -j ACCEPT

对于那些没有特定规则与之匹配的数据包,可能是我们不想要的,多半是有问题的。我们可能也希望在丢弃(DROP)之前记录它们。此时,可以将最后一行:

1
2
-A RH-Firewall-1-INPUT -j REJECT --reject-with icmp6-adm-prohibited
COMMIT

改为:

1
2
3
-A RH-Firewall-1-INPUT -j LOG
-A RH-Firewall-1-INPUT -j DROP
COMMIT

保存并关闭该文件。然后重新启动 ip6tables 防火墙:

1
# service ip6tables restart

然后重新查看 ip6tables 规则,可以看到如下所示的输出:

1
# ip6tables -vnL --line-numbers

输出示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Chain INPUT (policy ACCEPT 0 packets, 0 bytes)
num pkts bytes target prot opt in out source destination
1 42237 3243K RH-Firewall-1-INPUT all * * ::/0 ::/0
Chain FORWARD (policy ACCEPT 0 packets, 0 bytes)
num pkts bytes target prot opt in out source destination
1 0 0 RH-Firewall-1-INPUT all * * ::/0 ::/0
Chain OUTPUT (policy ACCEPT 12557 packets, 2042K bytes)
num pkts bytes target prot opt in out source destination
Chain RH-Firewall-1-INPUT (2 references)
num pkts bytes target prot opt in out source destination
1 6 656 ACCEPT all lo * ::/0 ::/0
2 37519 2730K ACCEPT icmpv6 * * ::/0 ::/0
3 0 0 ACCEPT esp * * ::/0 ::/0
4 0 0 ACCEPT ah * * ::/0 ::/0
5 413 48385 ACCEPT udp * * ::/0 ff02::fb/128 udp dpt:5353
6 0 0 ACCEPT udp * * ::/0 ::/0 udp dpt:631
7 0 0 ACCEPT tcp * * ::/0 ::/0 tcp dpt:631
8 173 79521 ACCEPT udp * * ::/0 ::/0 udp dpts:32768:61000
9 0 0 ACCEPT tcp * * ::/0 ::/0 tcp dpts:32768:61000 flags:!0x16/0x02
10 0 0 ACCEPT tcp * * ::/0 ::/0 tcp dpt:22
11 0 0 ACCEPT tcp * * ::/0 ::/0 tcp dpt:80
12 0 0 ACCEPT tcp * * ::/0 ::/0 tcp dpt:53
13 4108 380K ACCEPT udp * * ::/0 ::/0 udp dpt:53
14 18 4196 REJECT all * * ::/0 ::/0

IPv6 私有 IP

IPv4 通常默认即可保护内部局域网私有 IP 上的主机。但是 IPv6 的地址非常丰富,不再需要使用类似 NAT 等协议的私有网络。这样一来,所有的内部主机都可以拥有公网 IP 而直接连接到互联网,也就同时暴露于互联网上的各种威胁之中了。那么,如何配置 IPv6 防火墙使其默认将除了 ping6 请求之外的所有输入数据包都丢弃呢?可以使用FC00::/7 前缀来标识本地 IPv6 单播地址。

允许特定的 ICMPv6 通信

使用 IPv6 的时候需要允许比 IPv4 更多类型的 ICMP 通信以保证路由和 IP 地址自动配置等功能正常工作。有时候,如果你的规则设置太过苛刻,可能都无法分配到正确的 IPv6 地址。当然,不使用 DHCP 而是手动配置 IP 地址的除外。

下面是一些比较常见的 ipv6-icmp 配置实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ICMPv6 - [0:0]
# Approve certain ICMPv6 types and all outgoing ICMPv6
# http://forum.linode.com/viewtopic.php?p=39840#39840
-A INPUT -p icmpv6 -j ICMPv6
-A ICMPv6 -p icmpv6 --icmpv6-type echo-request -j ACCEPT
-A ICMPv6 -p icmpv6 --icmpv6-type destination-unreachable -j ACCEPT
-A ICMPv6 -p icmpv6 --icmpv6-type packet-too-big -j ACCEPT
-A ICMPv6 -p icmpv6 --icmpv6-type time-exceeded -j ACCEPT
-A ICMPv6 -p icmpv6 --icmpv6-type parameter-problem -j ACCEPT
-A ICMPv6 -p icmpv6 --icmpv6-type router-solicitation -j ACCEPT
-A ICMPv6 -p icmpv6 --icmpv6-type router-advertisement -j ACCEPT
-A ICMPv6 -p icmpv6 --icmpv6-type neighbour-solicitation -j ACCEPT
-A ICMPv6 -p icmpv6 --icmpv6-type neighbour-advertisement -j ACCEPT
-A ICMPv6 -p icmpv6 --icmpv6-type redirect -j ACCEPT
-A ICMPv6 -p icmpv6 --icmpv6-type 141 -j ACCEPT
-A ICMPv6 -p icmpv6 --icmpv6-type 142 -j ACCEPT
-A ICMPv6 -p icmpv6 --icmpv6-type 148 -j ACCEPT
-A ICMPv6 -p icmpv6 --icmpv6-type 149 -j ACCEPT
-A ICMPv6 -p icmpv6 --icmpv6-type 130 -s fe80::/10 -j ACCEPT
-A ICMPv6 -p icmpv6 --icmpv6-type 131 -s fe80::/10 -j ACCEPT
-A ICMPv6 -p icmpv6 --icmpv6-type 132 -s fe80::/10 -j ACCEPT
-A ICMPv6 -p icmpv6 --icmpv6-type 143 -s fe80::/10 -j ACCEPT
-A ICMPv6 -p icmpv6 --icmpv6-type 151 -s fe80::/10 -j ACCEPT
-A ICMPv6 -p icmpv6 --icmpv6-type 152 -s fe80::/10 -j ACCEPT
-A ICMPv6 -p icmpv6 --icmpv6-type 153 -s fe80::/10 -j ACCEPT
-A ICMPv6 -j RETURN
-A OUTPUT -p icmpv6 -j ACCEPT

ip6tables-save

保存ip6tables表配置

补充说明

ip6tables-save命令 将Linux内核中ip6tables表导出到标准输出设备上。

语法

1
ip6tables-save(选项)

选项

1
2
-c:指定在保存iptables表时,保存当前的数据包计数器和字节计数器值;
-t:指定要保存的表的名称。

ip6tables-restore

还原ip6tables表

补充说明

ip6tables-restore命令 用来还原ip6tables表。

语法

1
ip6tables-restore(选项)

选项

1
2
-c:指定在还原iptables表时,还原当前的数据包计数器和字节计数器值;
-t:指定要还原的表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