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s

显示当前登录系统的所有用户

补充说明

users命令 用于显示当前登录系统的所有用户的用户列表。每个显示的用户名对应一个登录会话。如果一个用户有不止一个登录会话,那他的用户名将显示相同的次数。

语法

1
users(选项)

选项

1
2
--help:显示命令的帮助信息;
--version:显示命令的版本信息。

实例

1
2
[root@localhost ~]# users
root root

usernetctl

被允许时操作指定的网络接口

补充说明

usernetctl命令 在用于被允许时操作指定的网络接口。

语法

1
usernetctl(参数)

参数

  • 网络接口:被操纵的网络接口;
  • up:激活网络接口;
  • down:禁用网络接口;
  • report:报告网络接口状态。

usermod

用于修改用户的基本信息

补充说明

usermod命令 用于修改用户的基本信息。usermod 命令不允许你改变正在线上的使用者帐号名称。当 usermod 命令用来改变user id,必须确认这名user没在电脑上执行任何程序。你需手动更改使用者的 crontab 档。也需手动更改使用者的 at 工作档。采用 NIS server 须在server上更动相关的NIS设定。

语法

1
usermod(选项)(参数)

选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c<备注>:修改用户帐号的备注文字;
-d<登入目录>:修改用户登入时的目录;
-e<有效期限>:修改帐号的有效期限;
-f<缓冲天数>:修改在密码过期后多少天即关闭该帐号;
-g<群组>:修改用户所属的群组;
-G<群组>;修改用户所属的附加群组;
-l<帐号名称>:修改用户帐号名称;
-L:锁定用户密码,使密码无效;
-s<shell>:修改用户登入后所使用的shell;
-u<uid>:修改用户ID;
-U:解除密码锁定。

参数

登录名:指定要修改信息的用户登录名。

实例

将 newuser2 添加到组 staff 中:

1
usermod -G staff newuser2

修改newuser的用户名为newuser1:

1
usermod -l newuser1 newuser

锁定账号newuser1:

1
usermod -L newuser1

解除对newuser1的锁定:

1
usermod -U newuser1

增加用户到用户组中:

1
2
apk add shadow # 安装 shadow 包, usermod 命令包含在 usermod 中
usermod -aG group user # 添加用户到用户组中

-a 参数表示附加,只和 -G 参数一同使用,表示将用户增加到组中。

userdel

用于删除给定的用户以及与用户相关的文件

补充说明

userdel命令 用于删除给定的用户,以及与用户相关的文件。若不加选项,则仅删除用户帐号,而不删除相关文件。

语法

1
userdel(选项)(参数)

选项

1
2
-f:强制删除用户,即使用户当前已登录;
-r:删除用户的同时,删除与用户相关的所有文件。

参数

用户名:要删除的用户名。

实例

userdel命令很简单,比如我们现在有个用户linuxde,其家目录位于/var目录中,现在我们来删除这个用户:

1
2
userdel linuxde       //删除用户linuxde,但不删除其家目录及文件;
userdel -r linuxde //删除用户linuxde,其家目录及文件一并删除;

请不要轻易用-r选项;他会删除用户的同时删除用户所有的文件和目录,切记如果用户目录下有重要的文件,在删除前请备份。

其实也有最简单的办法,但这种办法有点不安全,也就是直接在/etc/passwd中删除您想要删除用户的记录;但最好不要这样做,/etc/passwd是极为重要的文件,可能您一不小心会操作失误。

useradd

创建的新的系统用户

补充说明

useradd命令 用于Linux中创建的新的系统用户。useradd可用来建立用户帐号。帐号建好之后,再用passwd设定帐号的密码.而可用userdel删除帐号。使用useradd指令所建立的帐号,实际上是保存在/etc/passwd文本文件中。

在Slackware中,adduser指令是个script程序,利用交谈的方式取得输入的用户帐号资料,然后再交由真正建立帐号的useradd命令建立新用户,如此可方便管理员建立用户帐号。在Red Hat Linux中, adduser命令 则是useradd命令的符号连接,两者实际上是同一个指令。

语法

1
useradd(选项)(参数)

选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c<备注>:加上备注文字。备注文字会保存在passwd的备注栏位中;
-d<登入目录>:指定用户登入时的启始目录;
-D:变更预设值;
-e<有效期限>:指定帐号的有效期限;
-f<缓冲天数>:指定在密码过期后多少天即关闭该帐号;
-g<群组>:指定用户所属的群组;
-G<群组>:指定用户所属的附加群组;
-m:自动建立用户的登入目录;
-M:不要自动建立用户的登入目录;
-n:取消建立以用户名称为名的群组;
-r:建立系统帐号;
-s<shell>:指定用户登入后所使用的shell;
-u<uid>:指定用户id。

参数

用户名:要创建的用户名。

实例

新建用户加入组:

1
useradd –g sales jack –G company,employees    //-g:加入主要组、-G:加入次要组

建立一个新用户账户,并设置ID:

1
useradd caojh -u 544

需要说明的是,设定ID值时尽量要大于500,以免冲突。因为Linux安装后会建立一些特殊用户,一般0到499之间的值留给bin、mail这样的系统账号。

uptime

查看Linux系统负载信息

补充说明

uptime命令 能够打印系统总共运行了多长时间和系统的平均负载。uptime命令可以显示的信息显示依次为:现在时间、系统已经运行了多长时间、目前有多少登陆用户、系统在过去的1分钟、5分钟和15分钟内的平均负载。

语法

1
uptime(选项)

选项

1
-V:显示指令的版本信息。

实例

使用uptime命令查看系统负载:

1
2
3
4
5
[root@LinServ-1 ~]# uptime -V    #显示uptime命令版本信息
procps version 3.2.7

[root@LinServ-1 ~]# uptime
15:31:30 up 127 days, 3:00, 1 user, load average: 0.00, 0.00, 0.00

显示内容说明:

1
2
3
4
15:31:30             //系统当前时间
up 127 days,  3:00 //主机已运行时间,时间越大,说明你的机器越稳定。
1 user //用户连接数,是总连接数而不是用户数
load average: 0.00, 0.00, 0.00 // 系统平均负载,统计最近1,5,15分钟的系统平均负载

那么什么是系统平均负载呢? 系统平均负载是指在特定时间间隔内运行队列中的平均进程数。

如果每个CPU内核的当前活动进程数不大于3的话,那么系统的性能是良好的。如果每个CPU内核的任务数大于5,那么这台机器的性能有严重问题。

如果你的linux主机是1个双核CPU的话,当Load Average 为6的时候说明机器已经被充分使用了。

updatedb

创建或更新slocate命令所必需的数据库文件

补充说明

updatedb命令 用来创建或更新slocate命令所必需的数据库文件。updatedb命令的执行过程较长,因为在执行时它会遍历整个系统的目录树,并将所有的文件信息写入slocate数据库文件中。

补充说明:slocate本身具有一个数据库,里面存放了系统中文件与目录的相关信息。

语法

1
updatedb(选项)

选项

1
2
3
-o<文件>:忽略默认的数据库文件,使用指定的slocate数据库文件;
-U<目录>:更新指定目录的slocate数据库;
-v:显示执行的详细过程。

实例

实用updatedb命令的-U选项可以指定要更新slocate数据库的目录。

1
updatedb -U /usr/local/  更新指定命令的slocate数据库

unzip

用于解压缩由zip命令压缩的压缩包

补充说明

unzip命令 用于解压缩由zip命令压缩的“.zip”压缩包。

语法

1
unzip(选项)(参数)

选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c:将解压缩的结果显示到屏幕上,并对字符做适当的转换;
-f:更新现有的文件;
-l:显示压缩文件内所包含的文件;
-p:与-c参数类似,会将解压缩的结果显示到屏幕上,但不会执行任何的转换;
-t:检查压缩文件是否正确;
-u:与-f参数类似,但是除了更新现有的文件外,也会将压缩文件中的其他文件解压缩到目录中;
-v:执行时显示详细的信息;
-z:仅显示压缩文件的备注文字;
-a:对文本文件进行必要的字符转换;
-b:不要对文本文件进行字符转换;
-C:压缩文件中的文件名称区分大小写;
-j:不处理压缩文件中原有的目录路径;
-L:将压缩文件中的全部文件名改为小写;
-M:将输出结果送到more程序处理;
-n:解压缩时不要覆盖原有的文件;
-o:不必先询问用户,unzip执行后覆盖原有的文件;
-P<密码>:使用zip的密码选项;
-q:执行时不显示任何信息;
-s:将文件名中的空白字符转换为底线字符;
-V:保留VMS的文件版本信息;
-X:解压缩时同时回存文件原来的UID/GID;
-d<目录>:指定文件解压缩后所要存储的目录;
-x<文件>:指定不要处理.zip压缩文件中的哪些文件;
-Z:unzip-Z等于执行zipinfo指令。

参数

压缩包:指定要解压的“.zip”压缩包。

实例

将压缩文件text.zip在当前目录下解压缩。

1
unzip test.zip

将压缩文件text.zip在指定目录/tmp下解压缩,如果已有相同的文件存在,要求unzip命令不覆盖原先的文件。

1
unzip -n test.zip -d /tmp

查看压缩文件目录,但不解压。

1
unzip -v test.zip

将压缩文件test.zip在指定目录/tmp下解压缩,如果已有相同的文件存在,要求unzip命令覆盖原先的文件。

1
unzip -o test.zip -d tmp/

unset

删除指定的shell变量或函数

补充说明

unset命令 用于删除已定义的shell变量(包括环境变量)和shell函数。unset命令不能够删除具有只读属性的shell变量和环境变量。

语法

1
unset(选项)(参数)

选项

1
2
-f:仅删除函数;
-v:仅删除变量。

参数

shell变量或函数:指定要删除的shell变量或shell函数。

实例

使用unset命令将前面所创建的环境变量mylove及其对应的值进行删除,输入如下命令:

1
unset -v mylove         #删除指定的环境变量

执行以上命令后,系统将删除指定的环境变量。用户可以使用env命令和grep命令对其进行查询。已经删除的环境变量再次使用指令查询时,将出现查询不到指定环境变量的输出信息。

unprotoize

删除C语言源代码文件中的函数原型

补充说明

unprotoize命令 属于gcc套件,用于删除C语言源代码文件中的函数原型。

语法

1
unprotoize(选项)(参数)

选项

1
2
-d:设置需要转换代码的目录;
-x:转换代码时排除的文件。

参数

文件:需要转换代码的C语言源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