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link

系统调用函数unlink去删除指定的文件

补充说明

unlink命令 用于系统调用函数unlink去删除指定的文件。和rm命令作用一样,都是删除文件。

语法

1
unlink(选项)(参数)

选项

1
2
--help:显示帮助;
--version:显示版本号。

参数

文件:指定要删除的文件。

uniq

报告或忽略文件中的重复行

补充说明

uniq命令 用于报告或忽略文件中的重复行,一般与sort命令结合使用。

语法

1
uniq(选项)(参数)

选项

1
2
3
4
5
6
-c或——count:在每列旁边显示该行重复出现的次数;
-d或--repeated:仅显示重复出现的行列;
-f<栏位>或--skip-fields=<栏位>:忽略比较指定的栏位;
-s<字符位置>或--skip-chars=<字符位置>:忽略比较指定的字符;
-u或——unique:仅显示出一次的行列;
-w<字符位置>或--check-chars=<字符位置>:指定要比较的字符。

参数

  • 输入文件:指定要去除的重复行文件。如果不指定此项,则从标准读取数据;
  • 输出文件:指定要去除重复行后的内容要写入的输出文件。如果不指定此选项,则将内容显示到标准输出设备(显示终端)。

实例

删除重复行:

1
2
3
uniq file.txt
sort file.txt | uniq
sort -u file.txt

只显示单一行:

1
2
uniq -u file.txt
sort file.txt | uniq -u

统计各行在文件中出现的次数:

1
sort file.txt | uniq -c

在文件中找出重复的行:

1
sort file.txt | uniq -d

unexpand

将文件的空白字符转换为制表符

补充说明

unexpand命令 用于将给定文件中的空白字符(space)转换为制表符(TAB),并把转换结果显示在标准输出设备(显示终端)。

语法

1
unexpand(选项)(参数)

选项

1
2
3
-a或--all:转换文件中所有的空白字符;
--first-only:仅转换开头的空白字符;
-t<N>:指定TAB所代表的N个(N为整数)字符数,默认N值是8。

参数

文件:指定要转换空白为TAB的文件列表。

uncompress

用来解压.Z文件

补充说明

uncompress命令 用来解压缩由compress命令压缩后产生的“.Z”压缩包。

语法

1
uncompress(选项)(参数)

选项

1
2
3
-f:不提示用户,强制覆盖掉目标文件;
-c:将结果送到标准输出,无文件被改变;
-r:递归的操作方式。

参数

文件:指定要压缩的“.Z”压缩包。

实例

先创建一个.Z压缩文件

1
compress FileName

解压:

1
uncompress FileName.Z

unarj

解压缩由arj命令创建的压缩包

补充说明

unarj命令 用来解压缩由arj命令创建的压缩包。

语法

1
unarj(选项)(参数)

选项

1
2
3
4
e:解压缩.arj文件;
l:显示压缩文件内所包含的文件;
t:检查压缩文件是否正确;
x:解压缩时保留原有的路径。

参数

.arj压缩包:指定要解压缩的.arj压缩包。

uname

显示Linux系统信息

补充说明

uname命令 用于打印当前系统相关信息(内核版本号、硬件架构、主机名称和操作系统类型等)。

语法

1
uname(选项)

选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a或--all:显示全部的信息;
-m或--machine:显示电脑类型;
-n或-nodename:显示在网络上的主机名称;
-r或--release:显示操作系统的发行编号;
-s或--sysname:显示操作系统名称;
-v:显示操作系统的版本;
-p或--processor:输出处理器类型或"unknown";
-i或--hardware-platform:输出硬件平台或"unknown";
-o或--operating-system:输出操作系统名称;
--help:显示帮助;
--version:显示版本信息。

实例

使用uname命令查看全部信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root@localhost ~]# uname    #单独使用uname命令时相当于uname -s
Linux

[root@localhost ~]# uname -a
Linux localhost 2.6.18-348.6.1.el5 #1 SMP Tue May 21 15:34:22 EDT 2013 i686 i686 i386 GNU/Linux

[root@localhost ~]# uname -m
i686

[root@localhost ~]# uname -n
localhost

[root@localhost ~]# uname -r
2.6.18-4-686

[root@localhost ~]# uname -s
Linux

[root@localhost ~]# uname -v
#1 SMP Tue May 21 15:34:22 EDT 2013

[root@localhost ~]# uname -p
i686

[root@localhost ~]# uname -i
i386

[root@localhost ~]# uname -o
GNU/Linux

[root@localhost ~]# uname --version
uname (GNU coreutils) 5.97
Copyright (C) 2006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Inc.
这是自由软件。您可以按照 GNU GPL 协议 <http://www.gnu.org/licenses/gpl.html> 的条款再发布此软件的副本,但我们无法保证相关法律不对这一情形进行限制。

由 David MacKenzie 编写。

unalias

删除由alias设置的别名

补充说明

unalias命令 用来取消命令别名,是为shell内建命令。如果需要取消任意一个命令别名,则使用该命令别名作为指令的参数选项即可。如果使用-a选项,则表示取消所有已经存在的命令别名。

语法

1
unalias(选项)(参数)

选项

1
-a:取消所有命令别名。

参数

命令别名:指定要取消的命令别名。

实例

使用unalias命令将已经设置的命令别名”cc”取消,输入如下命令:

1
unalias cc            #取消已经设置的命令别名

上面的命令执行后,系统会将指定的命令别名取消掉。如果用户再使用该命令别名时,系统将提示如下信息:

1
cc:no input files

因此,当使用该指令将命令别名取消后,将不能够再进行使用。否则,将出现错误提示。

umount

用于卸载已经加载的文件系统

补充说明

umount命令 用于卸载已经加载的文件系统。利用设备名或挂载点都能umount文件系统,不过最好还是通过挂载点卸载,以免使用绑定挂载(一个设备,多个挂载点)时产生混乱。

语法

1
umount(选项)(参数)

选项

1
2
3
4
5
6
7
-a:卸除/etc/mtab中记录的所有文件系统;
-h:显示帮助;
-n:卸除时不要将信息存入/etc/mtab文件中;
-r:若无法成功卸除,则尝试以只读的方式重新挂入文件系统;
-t<文件系统类型>:仅卸除选项中所指定的文件系统;
-v:执行时显示详细的信息;
-V:显示版本信息。

参数

文件系统:指定要卸载的文件系统或者其对应的设备文件名。

实例

下面两条命令分别通过设备名和挂载点卸载文件系统,同时输出详细信息:

通过设备名卸载

1
2
umount -v /dev/sda1
/dev/sda1 umounted

通过挂载点卸载

1
2
umount -v /mnt/mymount/
/tmp/diskboot.img umounted

如果设备正忙,卸载即告失败。卸载失败的常见原因是,某个打开的shell当前目录为挂载点里的某个目录:

1
2
3
umount -v /mnt/mymount/
umount: /mnt/mymount: device is busy
umount: /mnt/mymount: device is busy

有时,导致设备忙的原因并不好找。碰到这种情况时,可以用lsof列出已打开文件,然后搜索列表查找待卸载的挂载点:

1
2
lsof | grep mymount         查找mymount分区里打开的文件
bash 9341 francois cwd DIR 8,1 1024 2 /mnt/mymount

从上面的输出可知,mymount分区无法卸载的原因在于,francois运行的PID为9341的bash进程。

对付系统文件正忙的另一种方法是执行延迟卸载:

1
umount -vl /mnt/mymount/     执行延迟卸载

延迟卸载(lazy unmount)会立即卸载目录树里的文件系统,等到设备不再繁忙时才清理所有相关资源。卸载可移动存储介质还可以用eject命令。下面这条命令会卸载cd并弹出CD:

1
eject /dev/cdrom      卸载并弹出CD

umask

用来设置限制新建文件权限的掩码

补充说明

umask命令 用来设置限制新建文件权限的掩码。当新文件被创建时,其最初的权限由文件创建掩码决定。用户每次注册进入系统时,umask命令都被执行, 并自动设置掩码mode来限制新文件的权限。用户可以通过再次执行umask命令来改变默认值,新的权限将会把旧的覆盖掉。

语法

1
umask(选项)(参数)

选项

1
2
-p:输出的权限掩码可直接作为指令来执行;
-S:以符号方式输出权限掩码。

参数

权限掩码:指定权限掩码。

实例

利用umask命令可以指定哪些权限将在新文件的默认权限中被删除。例如,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创建掩码,使得组用户的写权限,其他用户的读、写和执行权限都被取消:

1
umask u=, g=w, o=rwx

执行该命令以后,对于下面创建的新文件,其文件主的权限未做任何改变,而组用户没有写权限,其他用户的所有权限都被取消。

应注意:操作符“=”在umask命令和chmod命令中的作用恰恰相反。在chmod命令中,利用它来设置指定的权限,而其余权限则被删除;但是在umask命令中,它将在原有权限的基础上删除指定的权限。

不能直接利用umask命令创建一个可执行的文件,用户只能在其后利用chmod命令使它具有执行权限。假设执行了命令umask u=, g=w, o=rwx,虽然在命令行中,没有删去文件主和组用户的执行权限,但默认的文件权限还是640(即 rw-r—–),而不是750(rwxr-x—)。但是,如果创建的是目录或者通过编译程序创建的一个可执行文件,将不受此限制。在这种情况 下,会设置文件的执行权限。

也可以使用八进制数值来设置mode。由于在umask中所指定的权限是要从文件中删除的,所以,如果该文件原来的初始化权限是777,那么执行命令umask 022以后,该文件的权限将变为755:如果该文件原来的初始化权限是666,那么该文件的权限将变为644。

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检查新创建文件的默认权限:

1
umask -S

选项-S表示以字符形式显示当前的掩码。如果直接输入umask命令,不带任何参数,那么将以八进制形式显示当前的掩码。系统默认的掩码是0022。

ulimit

控制shell程序的资源

补充说明

ulimit命令 用来限制系统用户对shell资源的访问。如果不懂什么意思,下面一段内容可以帮助你理解:

假设有这样一种情况,当一台 Linux 主机上同时登陆了 10 个人,在系统资源无限制的情况下,这 10 个用户同时打开了 500 个文档,而假设每个文档的大小有 10M,这时系统的内存资源就会受到巨大的挑战。

而实际应用的环境要比这种假设复杂的多,例如在一个嵌入式开发环境中,各方面的资源都是非常紧缺的,对于开启文件描述符的数量,分配堆栈的大 小,CPU 时间,虚拟内存大小,等等,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资源的合理限制和分配,不仅仅是保证系统可用性的必要条件,也与系统上软件运行的性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 系。这时,ulimit 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它是一种简单并且有效的实现资源限制的方式。

ulimit 用于限制 shell 启动进程所占用的资源,支持以下各种类型的限制:所创建的内核文件的大小、进程数据块的大小、Shell 进程创建文件的大小、内存锁住的大小、常驻内存集的大小、打开文件描述符的数量、分配堆栈的最大大小、CPU 时间、单个用户的最大线程数、Shell 进程所能使用的最大虚拟内存。同时,它支持硬资源和软资源的限制。

作为临时限制,ulimit 可以作用于通过使用其命令登录的 shell 会话,在会话终止时便结束限制,并不影响于其他 shell 会话。而对于长期的固定限制,ulimit 命令语句又可以被添加到由登录 shell 读取的文件中,作用于特定的 shell 用户。

语法

1
ulimit(选项)

选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a:显示目前资源限制的设定;
-c <core文件上限>:设定core文件的最大值,单位为区块;
-d <数据节区大小>:程序数据节区的最大值,单位为KB;
-f <文件大小>:shell所能建立的最大文件,单位为区块;
-H:设定资源的硬性限制,也就是管理员所设下的限制;
-m <内存大小>:指定可使用内存的上限,单位为KB;
-n <文件数目>:指定同一时间最多可开启的文件数;
-p <缓冲区大小>:指定管道缓冲区的大小,单位512字节;
-s <堆叠大小>:指定堆叠的上限,单位为KB;
-S:设定资源的弹性限制;
-t <CPU时间>:指定CPU使用时间的上限,单位为秒;
-u <程序数目>:用户最多可开启的程序数目;
-v <虚拟内存大小>:指定可使用的虚拟内存上限,单位为KB。

实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root@localhost ~]# ulimit -a
core file size (blocks, -c) 0 #core文件的最大值为100 blocks。
data seg size (kbytes, -d) unlimited #进程的数据段可以任意大。
scheduling priority (-e) 0
file size (blocks, -f) unlimited #文件可以任意大。
pending signals (-i) 98304 #最多有98304个待处理的信号。
max locked memory (kbytes, -l) 32 #一个任务锁住的物理内存的最大值为32KB。
max memory size (kbytes, -m) unlimited #一个任务的常驻物理内存的最大值。
open files (-n) 1024 #一个任务最多可以同时打开1024的文件。
pipe size (512 bytes, -p) 8 #管道的最大空间为4096字节。
POSIX message queues (bytes, -q) 819200 #POSIX的消息队列的最大值为819200字节。
real-time priority (-r) 0
stack size (kbytes, -s) 10240 #进程的栈的最大值为10240字节。
cpu time (seconds, -t) unlimited #进程使用的CPU时间。
max user processes (-u) 98304 #当前用户同时打开的进程(包括线程)的最大个数为98304。
virtual memory (kbytes, -v) unlimited #没有限制进程的最大地址空间。
file locks (-x) unlimited #所能锁住的文件的最大个数没有限制。